鱼类检测:为舌尖上的 “鱼” 乐筑牢安全堤坝
时间:2025-02-21 15:13:51 点击次数:0次
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鱼类检测领域,检测标准依据国家一系列食品安全法规制定,全面保障鱼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除了通用的水产品标准,针对不同种类的鱼,还制定了相应的特定标准,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重金属含量检测是鱼类检测的重点项目之一。汞、铅、镉等重金属在水体中广泛存在,鱼类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通过食物链富集这些重金属。长期食用含过量重金属的鱼,会对人体神经系统、肾脏、肝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例如,20 世纪 50 年代日本发生的水俣病,就是由于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的鱼类,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组胺含量检测也至关重要,不新鲜的鱼容易产生组胺,食用后可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出现皮肤潮红、头痛、心悸等症状。
在检测方法上,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用于重金属检测。该方法利用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将鱼类样本消解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重金属含量,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分光光度法则用于组胺检测,将鱼样本中的组胺提取出来,与显色剂反应生成有色物质,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从而准确计算出组胺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