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检测:一杯奶的质量溯源
时间:2025-02-19 15:46:10 点击次数:0次
检测标准:
依据 GB 19301 - 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以及 GB 25190 - 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等标准,对牛奶的质量和安全进行管控。在兽药残留方面,参照 GB 31650 - 2019 设定残留限量;在微生物方面,规定不同类型牛奶的微生物限量标准。
检测项目:
- 兽药残留检测:检测青霉素、链霉素等兽药残留。奶牛养殖中使用这些兽药防治疾病,若牛奶中残留超标,长期饮用可能导致人体过敏反应,影响免疫系统。
- 微生物检测:检测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微生物超标会使牛奶变质,引发食源性疾病,如大肠杆菌导致腹泻、呕吐等。
- 营养成分检测:检测蛋白质、脂肪、乳糖等营养成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反映牛奶营养价值,脂肪影响口感和热量,乳糖含量关乎牛奶风味和消化吸收。
检测方式: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用于兽药残留快速筛查。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将兽药作为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通过标记物显色反应检测兽药残留。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能快速筛查大量样品,但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率,需进一步确证。
- 微生物培养法:与草莓微生物检测类似,将牛奶样品稀释后接种到特定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计数菌落判断微生物含量。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检测周期长,一般需 24 - 48 小时。
-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快速检测牛奶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利用近红外光照射牛奶,牛奶中有机成分吸收和散射近红外光产生不同光谱特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光谱测定营养成分含量。检测速度快、无损检测、操作简便,但需建立准确数学模型,对仪器精度要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