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18355176903
网站导航
技术支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技术支持 >

一文读懂瘦肉精检测,守护餐桌安全

时间:2025-02-14 15:20:58 点击次数:0
 

瘦肉精检测标准


在我国,针对瘦肉精的检测有着严格的标准。以常见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瘦肉精类物质为例,动物源性食品中这些物质的残留量都有明确的限量要求。例如,农业部公告第 235 号规定,猪肉、牛肉、羊肉等畜肉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最高残留限量为 0.01μg/kg ,莱克多巴胺的最高残留限量为 0.05μg/kg。这些标准是基于科学研究和风险评估制定的,旨在确保消费者食用的肉类产品不会因为瘦肉精残留而对健康造成危害。

检测项目


瘦肉精并非单一物质,而是一类药物的统称。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盐酸克伦特罗曾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瘦肉精,它能促进动物生长并提高瘦肉率,但会在动物体内残留,人类食用残留超标的肉类后,可能出现心悸、肌肉震颤、头痛等不良反应。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同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所以对这些物质的检测至关重要,是保障肉类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检测方法

  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这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它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将已知的瘦肉精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加入待检测样品和酶标记物,经过一系列孵育和洗涤步骤后,加入底物显色。通过检测吸光度值,并与标准曲线对比,从而确定样品中瘦肉精的含量。ELISA 法操作相对简便,成本较低,适合大量样品的初筛,但它的检测灵敏度相对有限,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
  1. 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GC-MS):该方法是一种确证性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首先将样品中的瘦肉精提取、净化后,进行衍生化处理,使其转化为适合气相色谱分离的挥发性化合物。然后通过气相色谱将不同化合物分离,再进入质谱仪进行检测。质谱仪根据化合物的质荷比特征,对瘦肉精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GC-MS 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但设备昂贵,检测过程复杂,检测周期较长,不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1. 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LC-MS/MS):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确证方法。它以液相色谱作为分离手段,将样品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后,依次进入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通过对瘦肉精的母离子和子离子进行监测和分析,实现对瘦肉精的准确定性和定量。LC-MS/MS 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检测出极低含量的瘦肉精残留,是目前瘦肉精检测的权威方法之一,不过同样存在设备成本高、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的问题。

Copyright © 2021 万检(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9010749号-44

电话:18355176903 邮箱:1946147011@qq.com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宜山路2000号

扫码在线咨询客服

服务热线

18355176903

扫码在线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