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18355176903
网站导航
技术支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技术支持 >

乳制品检测:探寻营养与安全的密码

时间:2025-02-24 15:18:43 点击次数:0
 

一、引言

乳制品富含蛋白质、钙、磷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人们尤其是儿童、老人和孕妇补充营养的优质选择。然而,若乳制品中营养成分不足或含有有害物质,将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严格的乳制品检测是保障其品质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二、检测范围

检测范围覆盖各类常见乳制品,包括液态奶,如纯牛奶、酸奶、调制乳;奶粉,涵盖婴儿奶粉、成人奶粉、老年奶粉等不同年龄段适用产品;以及奶酪、奶油、炼乳等其他乳制品。无论是国内生产还是进口的乳制品,在进入市场前都需通过全面检测。

三、检测标准

我国针对乳制品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标准,主要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制品》(GB 1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等。这些标准明确规定了各类乳制品的营养成分含量要求以及有害物质的限量。例如,婴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必须符合相应年龄段的标准,同时对铅、汞等重金属以及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设定了严格的限量值,以保障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四、检测项目

营养成分检测

  1. 蛋白质:蛋白质是乳制品的重要营养指标。不同类型的乳制品对蛋白质含量有不同要求,如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一般要求不低于 2.9g/100g。通过检测蛋白质含量,可判断乳制品的营养价值是否达标。
  1. 脂肪:脂肪含量影响乳制品的口感和能量值。例如,全脂奶粉的脂肪含量通常在 26% 左右,而脱脂奶粉的脂肪含量则极低。准确检测脂肪含量有助于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1. 维生素与矿物质:包括维生素 A、D、E、钙、铁、锌等。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检测其含量能确保乳制品满足消费者的营养需求。

有害物质检测

  1. 重金属:如铅、汞、镉等。重金属在人体内蓄积会对神经系统、肾脏等造成损害。乳制品中重金属含量必须严格控制在极低水平,以保障消费者安全。
  1. 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曾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它并非乳制品的天然成分,添加三聚氰胺会虚增蛋白质检测值,但对人体危害极大。因此,乳制品中严禁检出三聚氰胺。
  1. 微生物: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微生物超标会导致乳制品变质,食用后引发食物中毒等疾病,所以微生物检测是乳制品安全检测的重要环节。

五、检测方式

营养成分检测

  1. 凯氏定氮法:常用于蛋白质含量检测。通过将样品中的蛋白质转化为氨,再用酸滴定氨的含量,从而计算出蛋白质含量。该方法是经典的蛋白质检测方法,准确性较高,但操作相对繁琐。
  1. 索氏抽提法:用于检测脂肪含量。利用脂肪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将样品中的脂肪抽提出来,通过称量抽提前后样品的重量差,计算出脂肪含量。这种方法检测结果准确,但检测时间较长。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可用于检测维生素含量。通过将样品中的维生素分离,再利用检测器检测其含量。HPLC 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能够准确检测多种维生素。

有害物质检测

  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用于检测重金属含量。通过将样品中的金属原子化,然后根据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金属含量。AAS 灵敏度高,能够准确检测出极低含量的重金属。
  1. 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LC - MS/MS):可用于检测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该方法结合了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能够准确检测出乳制品中的微量有害物质。
  1. 微生物培养法:将乳制品样品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下培养,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和数量,判断乳制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这种方法是微生物检测的基础方法,结果直观可靠,但检测周期较长。

六、结语

乳制品检测从营养与安全双维度为消费者把关,让我们能够放心享受乳制品的美味与营养。消费者在选购乳制品时,应关注产品的检测报告和相关认证标识。了解这些检测知识,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挑选到更优质、更安全的乳制品。后续将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食品安全检测科普内容,敬请关注。

Copyright © 2021 万检(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9010749号-44

电话:18355176903 邮箱:1946147011@qq.com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宜山路2000号

扫码在线咨询客服

服务热线

18355176903

扫码在线咨询客服